下向焊培训
焊接技术根据下属焊接队承揽的国内长输管道施工工艺,开展【手工管道下向焊】,【半自动向下焊】,金属粉芯【RMD】和【STT】向下焊专业。
【手工下向焊】分为手工纤维素下向焊和混合型下向焊。手工纤维素下向焊为,纤维素打底,纤维素焊条填盖,一般用于小口径管道焊接。混合型下向焊是指根焊及热焊采用下向焊接方法,填充焊及盖面焊采用向上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其主要应用于焊接壁厚较大的管道。常规手工纤维素下向焊因焊接速度与合格率较半自动向下焊低,近年逐步被半自动取代。国内手工下向焊待遇一般为9000到10000。
【半自动下向焊】在我国的管道建设中的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逐步引进、发展起来的。由于半自动自保护向下焊具有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经济性好、易于掌握等优点,自引进中国管道建设中以来迅速地发展起来。目前国内管道焊接大部分采用半自动自保护向下焊填盖。半自动下向焊接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操作工艺:第一是药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下向焊;第二是STT型和RMD型管道半自动下向焊。常规半自动下向焊月薪在12000。
【STT下向焊】属于气体保护焊,解决普通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产生大量飞溅,电弧不稳定,焊缝成型不好,根焊质量差的问题,通过控制熔敷金属过渡行为来达到减小飞溅、稳定电弧、控制成型和达到较好的根焊质量的目的,同时提高焊接生产效率。STT型CO2半自动焊以其优异的性能拓宽了CO2半自动焊在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应用领域。90年代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曾在苏丹石油开发项目中首次使用了STT型CO2半自动下向焊接技术进行管道打底焊接。近年洛阳吉力焊接技术有限公司下属焊接队也常用STT焊进行管道打底工艺。国内STT焊工待遇一般在15000月薪。
【RMD下向焊】主要是通过对焊丝短路过程的高速监控,动态检测焊丝短路,控制并减少焊接电流上升速度,从而控制熔滴过渡和电弧吹力的大小,使熔滴过渡迅速而有规律,形成高质量的稳定的熔池。是一种对短路过渡作出精确控制的一种技术,控制短路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电流波形,从而控制多余的电弧热量,提高电弧推力,结果在根部产生高质量的熔深,获得好的焊接质量和焊缝成型。RMD软件通过集成的强大的专家系统,每个程序各个阶段的电流波形根据电流大小自动优化到最佳的电弧特性。
【培训方式】单人单机全天焊,专人旁边指导,专人等离子开坡口无需等待。焊材管件不限制,培训人均配备美国林肯焊机及进口焊材,原装德国麦太保磨光机等。
【培训实力】:下属焊接研发车间拥有管道下向焊工位20个,其中STT工位和RMD工位6个,半自动工位10个,手工下向焊工位4个。拍片探伤业务均能满足日常焊工考核培训。拥有常住教练2名,辅助教练3到5名{平时工程项目焊接,下线时为焊接教练}不等,均是洛阳管焊中心下向焊突击队焊接高手。可承接日常6到18名管道下向焊焊工培训及招工上岗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