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培训是提升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对物业管理师培训的详细介绍:

一、培训目标

物业管理师培训旨在培养具备物业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培训,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物业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内容

物业管理师培训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业管理概述:介绍物业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行业现状和前景,以及物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职责。

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详细讲解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如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业主委员会章程等,帮助学员了解物业管理的法律框架和制度要求。

物业管理实务:涵盖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方法,包括物业维修、保洁、绿化、安保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物业费用管理、客户服务等关键环节。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介绍物业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方法,包括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等关键设施设备的运行原理和维修技巧。

物业安全管理:讲解物业安全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包括消防安全、治安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物业的安全水平。

物业环境管理:介绍物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环保措施、垃圾分类、噪音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通过环境管理提升物业的整体品质。

三、培训方式

物业管理师培训方式多样,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线下培训:在培训机构或企业内进行面对面授课,由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专业指导,学员可以现场提问和互动。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物业管理场景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训机构

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资质认证:确保培训机构具备相关的资质认证,如职业技能培训资质等。

师资力量:了解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资质、经验和教学水平等。

教学设施:考察培训机构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室、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是否满足培训需求。

课程设置:了解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物业管理师考试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考试与认证

完成培训后,学员需要参加物业管理师考试。考试内容通常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通过考试后,学员将获得由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颁发的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是持证人员上岗、应聘、晋升、绩效考核的有效依据。

申报条件

  1、物业管理员-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经物业管理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3)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者。   

2、助理物业管理师-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助理物业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毕业证书者。   

3、物业管理师-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助理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物业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经本职业物业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本科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经本职业物业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培训费用: 考证四级54学时980元/人,三级54学时1380元/人,二级58.5学时2080元/人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