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理念得到进一步推进。全国首批22家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于近日公布,在南方医院“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挂牌仪式上,南方医院院长耿仁文指出,人们往往是有病才看病,而在医疗实践中,同样是重治疗轻预防,预防和治疗严重分离,忽视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管理。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白书忠表示,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民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同时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师”要获得卫生部颁准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广东首个医疗系统健康管理中心获批
据了解,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是由中华医学会对全国6000多家健康体检中心多项指标,进行考核后确认的。作为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全国健康管理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唯一的健康管理师考试机构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成为广东省医疗系统中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的单位。
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戴萌教授表示,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包括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其中“健康干预”是核心。通过干预,可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此外,戴萌还透露,中心还将健康管理服务引进小区,为300多个功能小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和慢病健康管理服务。
招生对象
有志于在健康体检、医疗服务、健康保险、中医保健、健康养老以及体育健身、医疗旅游、美容养生、母婴服务、保健食品、营养等行业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及相关的各界人士。招生专业共分健康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两个级别。健康管理师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从事健康及相关工作3年以上;高级健康管理师要求具有健康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大专学历及从事健康相关工作5年以上,并取得健康管理师证书者。医学、营养、心理等健康领域特殊贡献者,在级别申报时可适当放宽,不同级别的学员需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报考条件
考试报名条件:
1、职业资格证书:
健康管理师(高级-三级)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
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
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
2、岗位能力证书:
健康管理师(中级)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职称可直接报考
高中学历,2年及以上健康或相关行业从业经验者
不限学历,3年及以上健康或相关行业从业经验者
为了加快健康产业人才梯队培养,医学、心理学或营养健康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可申请报考
根据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测算,《规划》提出了2020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的总需求数量。下一步,各地再确定本地区卫生人才规模时,除了以每千人口配备的健康管理人才数量为依据,也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老龄化因素。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使健康管理人才队伍需求不断增强。人才发展规划首次将加强相关人才培养纳入视野。这就意味着,除了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大量护士,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即健康懂服务又懂营销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导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的还有城镇化的加速。“六普”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基本与农村持平,占49.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我国未来将继续面临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由于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也将不断增长。当前,我国有超过6.5亿的劳动人口受到亚健康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困扰,需要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以健康管理师为例,按照每1000人配备1位健康管理师计算,全国需要130万名健康管理师,而目前全国经过正式培训、取得健康管理师证书的从业人员数量仅为1400余人,缺口很大。”
事实上,我国老龄人口的高峰期还远没有到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我国人口增长开始进入一个高峰,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2010年只是老龄化加速的开始,到2040年,我国接近1/3的人口都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穆光宗教授则明确提出,应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卫生部门应发挥重要作用,应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民营教育机构尽可能培养大批相关健康管理人才。
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也不容忽视。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残疾人口年龄构成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16万人,占53.2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55万人,占45.26%。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介绍,老年残疾人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而老年人的致残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生病后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等。因此,开展老年健康管理与教育,则被认为是投资少、收益大的老年残疾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