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9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2.2019年11月4日,宣布将开始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是
A.美国政府
B.英国政府
C.日本政府
D.德国政府
3.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就任澳门特别行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是
A.何厚锋
B.贺一诚
C雀世安
D.林郑月娥
4.2019年2月18日,为提升广东、香港、澳门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A.《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B.《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
C.《支持深圳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D.《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
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崭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6造成近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B.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帝国主义的入侵
D.资产阶级的巧取豪夺
7.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始终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是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思想建设
8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改革
C.稳定
D.创新
1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A.民族解放、国家独立
B.摆脱贫困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A.国家的梦
B.民族的梦
C.人民的梦
D.世界的梦
12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需要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5,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现代化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是
A.科技
B.战术
C.改革
D.军队数量
16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是
A.改革强军
B.科技兴军
C.依法治军
D.政治建军
17.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这次参观的展览是
A.《奋斗之路》
B.《振兴之路》
c.《复兴之路》
D.《大国之路》
18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的时间是
A.2016年5月
B.2017年5月
C.2018年5月
D.2019年5月
19·新时代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是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政治建设
C.党的作风建设
D.党的制度建设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
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B.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D.社会主义强起来的新时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2019年我们党开展的“不怎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是
A.守初心
B.担使命
C.找差距
D.抓落实
22.2019年11日零时正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因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罗斯
D.以色列
23,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明确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C.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向世界前列
24关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下更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C.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D.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
A.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
B.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决定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
D.中国具体国情决定
26江泽民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
A.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依法执政的能力
C.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D.总揽全局的能力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话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8,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是
A.和平
B.发展
C.合作
D.共赢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是
A.承前启后、维往开来,在新的历代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C.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D.我国白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并回答了
A.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B.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简要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31毛泽东思想只是中国革命的科学指的
3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3.简答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意义
34.简答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35.简答社会主的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36,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一一摘自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材料二:当前,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部署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一一摘自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材料三: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一一摘自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0)
请结合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6分).
(2)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B 6.C 7.D 8.D 9.A 10.D 11.C12.D 13.C.14.B 15.A 16.D 17.c 18.B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D 22.AD23.CD24.ABCD 25.AD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
三、辨析题(先判断再作简要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1.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2.正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34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
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中。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绝不允许任何危害国家主权的安全,挑战挑战中央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的活动。
3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又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3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大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广东省专插本辅导网,网址:www.gdzhuanchaben.com)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产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六、材料题(本题15分
37.(1)上述材料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要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几代领导人领导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
全面小康,要求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只是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必须乘势而上,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2)2020年,我们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
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注重以完善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风险。
第二,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