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最早将生态学定义为门学科的学者是

A.C.Darwin

B.E.P.Odum

С.E.Haecke 

D.F.E.Clements

2,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 肢、尾巴和耳朵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描述这种适应性行为的理论是

A.Bergman规律

B.Allen规律

C.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D.Shelford耐性定律

3.在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公式K-N(T-T,)中,K的含义是

A.发育速率

B.最低临界温度

C.平均温度

D.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

4.下列属于阳性植物特征的是

A.光补偿点较高,适应强光照条件

B.光补偿点较低,适应阴湿条件

C.光补偿点较低,适应强光照条件

D.光补偿点较高,适应阴湿条件

5·在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dNldr-N(1-N/K)中,参数r和K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表示

A.期望寿命

B.周期增长率

C.种群大小

D.环境容纳量

6·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具有地理学、土壤学、水文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生态学分文学科是

A.分子生态学

B.业生态学

C.景观生态学

D.A念系统生念学

7·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与温室效应关系密切的物质循环包括

A.磷循环和钾循环

B.氮循环和磷循环

C.磷循环和硫循环

D.碳循环利氮循环

8·湖泊中的食物链“藻类一甲克类一小n一大f”,于

A.腐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醉屑食物链

8·湖泊中的食物链“藻,一甲克类一小价一大f”,于

A.腐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碎屑食物链

9,在一块水稻四中,水稻和穆草分别属

A.伴生种和偶见种

B.优势种相偶见科

C.伴生种和戏遗种

D.优势种和伴生种

10,按照营养功能划分,蓝细菌(蓝藻)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者

11.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望梅止渴

B.鹦鹉学舌

C.蜡螂捕蝉

D.工蜂筑巢

12,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6级,其主要原因是

A.生物体逐级变大

B.生物量逐级变大

C.生物量逐级变小

D.传递的能量逐级减少

13,生活在同森林里的多种昆虫,组成一个

A.个体

B.种样

C.群落

D.生态系统

14.下列不可能出现倒金字塔的是

A.年龄金字塔

B.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生物量金字塔

15,在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中,下列属于成本外摊的是

A.工厂排河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节

D.培肥农田

1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湖泊

B.疏林灌木

C.农田

D.热带雨林

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使用价值的是

A.调节气候

B.保持水士

C.观赏旅游

D.维持生物多样性

18.下列不属于现代生态学发展趋势及特点的是

A.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

B.研究尺度不断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扩展

C.研究内容越来越集中于对未*世界的悲观预测

D.研究对象由纯粹的自然生态系统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19,下列属于枯竭型自然资源的是

A.石油

B.太阳能

С.风能D.潮汐能

20,雄性蟋蟀通过刮擦其前翅基部发出颤音,呼唤雌性蟋蟀伴侣并警告其他雄性蟋蟀。雄性蟋蟀在这里传递的是

A.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1.不同生物对于特定理化因子的调节能力有较大差别。依据外部条件变化对生物体内部状态的影响,可以把生物区分为生物和生物。

22.按照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和人工驯化生态系统。

23,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种群具有不同的波动规律,其中周期性波动包括 波动和波动。

24·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主要包括自然生态、和三个方面。

25,群落的空间结构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6,生态系统中氮的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由各种微生物参与的关键过程包括:固氮作用、氨化作用、

27,关于种间相互关系,负相互作用包括寄生、一和偏害作用。

28·研究生物多样性,一般在遗传多样性、和三个层次上进行。

29,次生演替的发生,必须具备和两个条件。

30水生群落中不同生物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水中的透光情况、F等

31,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其形成涉及的主要污染物有 氧化物、氧化物、重

金属微粒和有助于形成光化学氧化剂的活性有机物等。

32.生态学上常把生物生存的最低温度、和称为温度“三基点"。

33,反馈是自然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种稳态调控。一一反馈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方向上加速,远离原来的水平;而 反馈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化方向上减速或逆转,返同原米的水平,

34.1965年英国科学家J.Lavelock提出GAIA假说,认为地球表面和

受地球表面生命总体调控,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5,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和冻害。一般指零上低温对喜温生物的伤害;-指冰点以下低温造成生物体内结冰,细胞原生质膜破裂和酶蛋白失活与变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请简述三类陆生植物的适应性。

37,错简述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大小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38,请简述生念位的概念。根据竞争排乐原理,生态位与种间竞争存在什么关系?

39,消费者主要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按其营养方式的不同,动物可分为哪儿大类?

40,什么是植物的化感作用?化感物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释放到周围环境,并对其邻近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41.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把高等植物划分为哪五种生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请阐述自然生态系统的二大基本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特征是什么?请从社公、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阐述其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D 8.B 9.D 10.A 11.B 12.D 13.C 14.C 15.A 16.D 17.C 18.C 19.A 2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1,内稳态 非内稳态

22.自然 人工

23,季节性年

24,社会生态 经济生态

25,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26,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27,捕食 竞争

28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29,繁殖体 土壤

30,水温 溶解氧含量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