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性质与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中级财务会计》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离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全省统考科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衡量他们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1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中级财务会计》科目考试内容为《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考试参考书为张维宾主编:《财务会计(新编)第三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出版。

111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中级财务会计》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为10%,理解35%,应用55%。

3·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4,试卷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IV.《中级财务会计>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中级财务会计学》的考核内容为有关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的方法、内容,即企业大量发生的经常性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同种业务可采用的多种核算的方法。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详细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掌握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和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掌握熟练运用《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有关

《企业会计准则一具体准则》及《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

第一章 总论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规范;会计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基本理论及会计核算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项目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核算;坏账的确认与核算方法;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四章 存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存货的基本理论;存货入账价值的构成;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计划成本法下存货取得、发出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包装物的会计处理;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处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五章投资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长期债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确定和摊销;长期债权投资利息的确认;长期债权投资处置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长期投资减值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六章固定资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及其核算;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固定资产期末计量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七章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及其他长期资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无形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无形资产期末计量的核算;无形资产报废和处置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八章流动负债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核算;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其他应交款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九章长期负债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长期借款的核算;借款费用的概念及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条件;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应付债券的核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组成及用途;留存收益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一章费用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费用的分类;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期间费用的概念;期目费用的内容及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二章 收入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主营业务的核算;其他业务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三章利润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利润的构成;利润分配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四章财务会计报告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的分类;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五章债务重组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债务重组和债务重组日的概念;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核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核算;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本企业资本的核算;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债务重组的核算;混合重组方式债务重组的核算;债务重组应披露的内容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六章非货币性交易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交易的概念;不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会计差错的概念;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应披露的内容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