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培根
D.专美纽斯
2.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说明教育具有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自然功能
D.政治功能
3.从古到今“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观都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这反映了
A.生产力制约教育
B.政治制约教育
C.文化传统制约教育
D.人口制约教育
4.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我国师范教育明确成为学制的部分始于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清朝时期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师范教育的兴起标志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开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D.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7.教师专业地位的实质是
A.拥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B.真备教师的专业能力
C.接受一定期限的师范教育
D.掌握教育知识和技能
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道而弗奔,强调弗仰,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为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作业法
11.依据评价标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
A.他评价与自评价
B.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12.教学过程是一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这种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属于
A.认识说
B.双边活动说
C.复合说
D.审美过程说
13.班主任做好学生个别教育工作是指
A.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B.做好优秀生的工作
C.做好中等生的工作
D.做好全班每个学生的工作
1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重视
A.陶冶法
B.规范法
C.榜样法
D.说理法
15.道德教育理论中率先创立体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麦克菲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人类历史上最早教育著作是思孟学派的
17.影响人的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分别是个体的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和1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马克斯主义的观点被称为_
19.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的成长需要许多教师协调合作,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
20.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和 等四个方面构成。
21.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_ 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诞生
22.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23.杜威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是: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 ;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米修正假设并获得结论。
2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教师创设一-定教学情境,或利用特殊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__ 。陶冶性情和培养正确的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一类方法。
25.班级的主要功能有归属功能、社会化功能、 、选择功能和保护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27.综合课程
28.教学原则
29.班级
30.公民教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我国教师资格取得五项要素是什么?
32.简要说明“儿童中心课程”的优缺点。
33.简述教学过程本质的特殊认识说。
34.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
35.简述马卡连柯德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统-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237.论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 分)
38.以下内容是一位中学生日记的片段:我不喜欢上学,学校的生活单调乏味。天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屁股都坐出茧来。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习题,节假日也不例外。考试前后更郁阿。考试前,我稍有兴趣的音乐、美术和体育都被语、数、英取代:考试后,我这类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当作差生肯定少不了挨老师和父母的批.-.这种日子何时才到头啊?
问题:
(1)本案例反 映出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2)要实现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应如何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A 3、C 4、B 5、D 6、C 7、A 8、D 9、C 10、D 11、D 12、C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学记》
17.个体活动
18.劳动起源论
19.系统性
20.职业声望
21.课程22.教学
23.提出问题的各种假设
24.体验事物的真善美
25.个性化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指以人为中心和以从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
27.是指综合有关联的儿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28.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9.指按照--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30.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中国公民(1 分);思想品德条件(1分);学历条件(1分):教育教学能力(1 分):认定合格的手续(1分)。
32.这类课程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分)。但它否定系统知识的学习,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学生个体的经验。这可能导致儿童基础学力水平的降低(2分)。
33.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 分)。教学是个体的认识活动,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1分)。教学中的个体认识并不等同于科学与社会实践中的个体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2分)。
3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备课(1分),上课(1分),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课外辅导(2分)。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等(1 分)。
35.集体教育的原则(2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2分):重视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这一原则指的是,在教学中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统-的规格,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学生(2分)。
(2)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①教学要有统-的基本要求(1分);
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1分);
③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长和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2分):
④关爱和帮助后进生转变提高(1 分)。
(3)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可酌情给1-3分。
37.(1)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1分)。
主要体现在:
①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1分):
②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1分):
③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1分);
④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1分)◆
(2)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1分)。
主要体现在
①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1分);
②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与舆论(1分)。
(3)想们对教育具有导向功能(2 分)。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 分)
38.(1)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普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分)。
主要表现在:
①注重少 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如忽视后进生的发展(1分)。
②注重学生知识方面发展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以高考为指挥棒,重语数英,轻音体美(1分)。
③.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 标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绩不好就是差生(1分)。
④教育教学方法落后,搞题海战术,妨碍学生生动、主动的学习(1 分)。
(3)改革建议:
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3分)。
②积极推进考试制度改革(3 分)
③.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和落实教育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3分)。
备注:只要能紧扣案例,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