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诗歌的年代大致是

A.周初至春秋初年

B.周初至春秋中叶

C.周初至春秋晚年

D.周初至战国初年

2.《离骚》是一首带有自叙性质的长篇

A.叙事诗

B.抒情诗

C.哲理诗

D.讽刺徐

3.《世说新语》在记叙当时士人的生活方面,所长在于

A.文字简洁传神

B.清节复杂曲折

C.描写浓墨重彩

D.议论深刻入理

4.充分体现了韩愈“以气主文,气盛则言宜”这一主张的作品是

A.《徐文长传》

B.《左忠毅公逸事》

C.《张中丞传后叙》

D.《五代史伶官传序》

5.李清照《声声慢》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其作用在于

A.总领全篇

B.烘托对比

C.情节铺垫

D.借景起兴

16.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

A.吴中四士

B.南宋四大家

C.苏门四学上

D.北宋四大家

7.属于辛年疾的词集是

A《稼轩长短句》

B.《于湖词》

C.《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D.《漱玉词》

8.周邦彦被认为是哪个词派的创始人

A.“婉约派”

B.“豪放派”

C.“格律派”

D.“醇雅派”

9.借平民百姓之口,对刘邦尽情调侃嘲讽,对帝王表现出极度轻蔑的作品是

A.《般涉调.哨遍》

B.《桂枝香●金陵怀古》

C.《山坡羊●潼关怀古》

D.《咏史●金粉东南十五洲》

10.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A.《红楼梦》

B.《聊斋志异》

C.《世说新语》

D.“三言”、“二拍"

11.属于鲁迅的胶文集是

A.《坟》

B.《彷徨》

C.《野草》

D.《朝花夕拾》

12.在浪漫主义中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因素,成为“九叶诗派”-面旗帜的诗人是

A.舒婷

B.穆旦

C.余光中

D.戴望舒

13.“卖灶糖老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拣麦穗》

B.《我与地坛》

C.《某竹山房》

D.《听听那冷雨》

14.茨威格作品的一个典型风格是

A.平实

B.浪漫

C.简洁

D.渲染

15.其小说具有以小见大、于平淡中发人深思、在简单情节中放映出重大社会问题的特点的作家是

A.梭罗

B.萧伯纳

C.欧●亨利

D.奥科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孟子》文章的艺术特征有

A.善用比喻

B.语言流畅,文采斐然

C.线索明了,取材详略得当

D.善用寓言说明抽象的道理

E.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癣之感

17.《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的文类产生过影响的有

A.史传文

B.说明文

C.记叙文

D.政论文

E.小品文

18.《陌上柔》中女主人公秦罗敷的性格特征有

A.美丽坚贞

B.聪明机智

C能说会道

D.温柔贤惠

E.尖刻泼辣

19.《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诗人用来写象征着祖国新生的意象有

A.挂着眼泪的笑涡

B.历史的隧洞

C.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雪白的起跑线

E.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20.萧伯纳的戏剧代表作有

A.《樱桃园》

B.《圣女贞德》

C.《巴巴拉少校》

D.《鳏夫的房产》

E.《华伦夫人的职业》

三、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7小题,加点的字解释每小题1分,句子翻译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1.鱼整不可胜食。

2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23.此矢所以志也。

24.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5.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遗台。(《左传●晏子对齐侯问》)

2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7.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四、名句默写题(本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28.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采薇》)

29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其五)

30.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

31.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节选)

沈从文

秋成熟一切。大河边触目所见,尽是一年来阳光雨露之力,影响到万汇百物时用各种式样形成的象征。野花多用比春夫更美丽眩目的颜色,点缀地面各处。沿河的高大白杨银杏树,无不为自然装点以动人的色彩,到处是鲜艳与饱满。然而在如此最物明朗和人事欢乐笑语中,却似乎蕴蓄了一点儿凄凉,到处都仿佛有生命在动,-一切说来实在又太静了。过去-一千年来的秋季,也许和这一次差不多完全相同,从这点“静”中即见出寂宽和凄凉。

辰河中部小口岸吕家坪,河下游约四里一个小土坡,名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

祠堂前后十几株老枫木树,叶子已被几个早上的严称,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枫树下到处是这种彩色斑驳的美丽落叶。祠堂前枫树下有个摆小摊子的,放了三个大小不一-的簸箕,簸箕中也是这种美丽的落叶。祠堂位置在山场上,地点较高,向对河望去,但见千山草黄,起野火处有白烟如云。村落中乡下人为耕牛道冬预备的稻草,傍附树根堆积,无不如塔如坟。银杏白杨树成行高矗,大小叶片在微阳下翻飞,黄绿杂采相间,如旗囊,如羽葆。又如有所招邀,有所期待。沿河橘子园尤星奇观,绿叶浓翠,绵延小河两岸,缀系在枝头的果实,丹朱明黄,繁密如天上星子,远望但见一片光明,幻异不可形容。河下船埠边,有从土地上得来的萝卜、薯芋,以及各种农产物,堆堆放在那里,等待装运下船。三五个小孩子,坐在这种庞大堆积物上,相互扭打游戏。河中乘流而下行驶的小船,也多数装满了这种深秋收获物,并装满了弄船人欢欣与希望,向辰溪县,浦市,辰州,各个码头集中,到地后再把它卸到干涸河滩上去等待主顾。更远处有皮鼓铜锣声音,说明某一处村中人对于这一-年来人 与自然合作的结果,因为得到满意的收成,正在野地上举行谢土的仪式,向神表示感谢,并预约“明年照常”的简单愿心。土地似乎已经疲劳了,行将休息,云物因之转增妍媚。天宇澄清,河水澄清。

(1)说说选文的两个自然段在写秋时各有什么特点?

(2)选择中作者对秋有着丰富的情感,试分析其情感的变化。

(3)沈从文的作品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谈谈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3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婴宁(节选)

蒲松龄

未几,婢子具饭,雏尾盈握。媪劝餐已,婢来敛具。媪日:“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日:“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日:“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间:“妹子年几何矣?”娱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日:“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生日:“小甥一岁。”日:“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属马者耶?”生首应之。又问:“甥妇阿谁?”答云:“无之。”日:“如甥才貌,何十七岁犹未聘3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惜有内亲之嫌。”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媪亦起,唤婢襆被,为生安置。日:“阿甥来不易,宜留三五日,迅迟送汝归。如嫌幽闷,合后有小园,可供消遣:有书可读。”

(1)谈谈选文是用哪些方式来描写婴宁“笑“的音容姿态的?(2)选文通过各种各样的笑,体现了婴宁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说说作者对婴宁这一形象的态度。

六、作文(本题40分)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润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一行三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一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三个人一.

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盲人、聋子过了桥,耳聪目明的人则跌下去,丧了命。

人们觉得很奇怪,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丧命者得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身体的残缺,也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而是威慑于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仔细阅读上面材料后,请以“过河”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字数不少于800。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I分,共15分)

1.B 2.B 3.A 4.C 5.A 6.B 7.A 8.C 9.A 10.B 11.D 12.B 13.A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BE

17.AD

18.ABC

19.ADE

20.BCDE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加点的字解释每小题1分,句子翻译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胜:尽。(1分)

22.乡:同“向”。(1分)

23.志:标记(1分)

24.举:完全,凡。(1分)

25.齐侯从打猎场归来,晏子(等候)在遍台侍奉(他)(2分)

26.精神专一,忘掉自我,似乎与万物相融合。(2分),

27.还是(或是)探究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难道不都是由于他自身造成的吗?(2分)

四、名句默写题(本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28.我心伤悲(1分)莫知我良(1分)

29.心远地自偏(1分)

30.却是旧时相识(1 分)

31.悄悄是别离的笔箫(1分)

五、阅读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2.阅读下文,回容问题。,

(1)第一自然段动中写静(2分),第二个自然段静中写动(2分)

(2)由悲秋到乐秋、喜秋。(4分)

(3)①洗炼明丽(富有色彩)②饱含情感③诗歌的意境④哲理的隽永(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或两点以上给2分)

3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由远到近再到远(2分),由隐到显再到隐或由间接到直接再到间接(2分)。

(2)天真烂漫(1分),无所顾忌I分),聪明可爱(1分)。

(3)明贬实褒。(3分。其中答出贬给1分,答出褒的意思给2分)

六、作文(40分)

34.评分标准:

①观点明确、立意切合原材料:内容丰富、叙事清楚或说理有力:语言通畅、生动:结构合理、线索明晰。(40-32分)②观点基本明确、立意基本切合原材料: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理。(31-24 分)③观点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完整;语言不太通顺:结构不够合理。

(23-0分)④缺少标题扣2 分:总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