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是符合题日要求的,未选、错选或多选均无分)
1、俄国文学名著《复活》的作者是
A、莱温斯基B、柴可夫斯基C、高尔基D、托尔斯泰
2、话剧《茶馆》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巴金D、老舍
3、《马赛曲》是
A、英国国歌B、法国国歌C、意大利国歌D、美国国歌
4、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者是
A、罗中立B、徐悲鸿C、董希文D、刘海粟
5、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A、易卜生B、肖伯纳C、马克·吐温D、莫里哀
6、惠特曼《草叶集》的体裁是
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
7、《奥赛罗》是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典型作品,其作者是
A、果戈里B、莫里哀C、莎士比亚D、莫泊桑
8、下列芭蕾舞剧的音乐属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是
A、《天鹅湖》B、《仙女们》C、《吉赛尔》D、《关不住的女儿》
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画种是
A、油画B、壁画C、漆画D、版画
10、何占豪、陈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
A、小提琴协奏曲B、大提琴协奏曲C、二胡协奏曲D、钢琴协奏曲
11、下列美术作品中不是以宗教为题材的是
A、《创世纪》B、《西斯廷圣母》C、《蒙娜丽莎》D、《最后的审判》
12、《丝路花雨》是一部优秀舞剧,属于
A、芭蕾舞B、中国古典舞C、中国民间舞D、
13、《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反映了艺术的一种
A、形象性特征B、创造性特征C、情感性特征D、主体性特征
14、孟子曾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说的是艺术欣赏和审美活动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它是
A、差异性问题B、共同美感问题C、通感问题D、回味问题
15、“艺术世界”能够在艺术家与观众、艺术作品与艺术接受之间起到桥梁与沟通作用,这是“艺术世界”的一种性质,即
A、主动性性质B、中间性性质C、接受性性质D、中介性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格1分,共18分)
16、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角色行当可分为生、旦、、和。
17、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18、艺术流派的命名依据有多种,其中梅派(梅兰芳)就是以的名字来命名的,岭南画派是以来命名的,)浪漫派是以来命名的
19、按体裁划分,舞蹈可分为、、群舞和
20、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了德国工业联盟和设计学校,致力于新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1、灵感的特征表现为、和。
22、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主张“艺术是幻象或”。
23、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和
24、接受美学认为,是接受者的活动使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5、游戏说
26、艺术思潮
27、共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8、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
29、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每类请列举至少两个细类。
30、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1、简述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艺术创作一般可分为哪几个重要阶段?请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33、结合实例说明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D2.D3.B4.C5.A6.B7.C8.A O 910.A
11、C12、B13、C14、B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格1分,共18分)
16、净末丑
17、审美客体(或审美对象)
18、艺术大师(或艺术家)艺术流派产生的地区(或区域、地域等相近意义的说法)艺术倾向(或艺术风格、创作方法)
19、独舞双人舞舞剧
20、包豪斯(错字不得分)
21、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22、直觉
23、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24、艺术接受(或审美,欣赏,鉴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5、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2分)。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1分)。德国的席勒、谷鲁斯以及英国的斯宾塞均持这样的观点(1分)。
26、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2分),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2分)
27、共鸣
在艺术欣赏活动过程中,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2分),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影、线条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2分)。
四、简答题
28、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来看,二者不同。(2分)
其次,从产品消费来看,二者不同。(2分)
另外,从生产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二者不同。(1分)
29、①空间艺术(1分),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时间艺术(1分),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③时空艺术(1分),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细类共2分,每项至少列举两个细类,缺一例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30、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2分)
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分)
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分)
31、①艺术欣赏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2分)。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
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2分10.com
②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艺术欣赏的深化。(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阶段。(1分)
①生活体验:生活体验是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2分)
②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艺术构思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高度理想化、典型化的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2分)
③意象物化: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活动,是艺术创作最后一个重要环节。(2分)
举例说明。(3分
33、艺术作品在本质上是精神产品,是审美对象(2分),但一旦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以换取相应的报酬,艺术作品就变成了商品(2分),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2分)。
举例说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