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礼记》B.《中庸》C.《春秋》D.《学记》

2.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3.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丹尼森B.贝克尔C.布劳格》D.舒尔茨

4.我国对部分农村地区实行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为困难家庭寄宿学生提供补助的“两免

一补”政策,始于

A.1997年B.2001年C.2005年D.2008年

5.西方三大课程流派是

A.活动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潜在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C.人文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D.人文主义课程论活动课程论潜在课

6.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

A.相互促进关系B.授受关系C.平等关系D.等级关系

7.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所划分的三种个体道德判断水平是

4.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B.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

C.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后运算阶段

D.不成熟反应试验性反应成熟性反应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A.成长=经验+反思B.成长=经验+行动

C.成长=训练+反思D.成长=行动+反思

9.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布卢姆等人所提出的三大目标领域是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态度领域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评价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D.知识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10.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三元论B.智力发展论

C.多元智能理论D.智力融合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的基本途径。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13.200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持久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14.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15.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体现了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这一核心精

16.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17.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私人生活、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三个基本领域。

18.瓦根舍因倡导的教学理论是

19.罗杰斯认为,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三种态度品质,即真诚、接受和。

20.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全民教育

22.学科中心课程论

23.道德

24.教学

25.学习迁移

四、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简要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7分

26.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专业知识的发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7.简述当代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

2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29.简述我国课外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

30.简述学习的心理条件。

31.简述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论述学生文化的基本成因。

33.论述教师管理工作中运用动机激励方法的基本要求。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13分)

34.王老师正在给初一(5)班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运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近一半的同学动作不达标。就在王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领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都拥上前去围观。王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正趴在地上用手不停地戳一只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刘某吗?体育课上他从来就没有老实过。王老师正要发火,但转念一想,青娃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运的鉴地动作一样吗?这时,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的后腿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开始认真观察起来。“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张某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王老师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王老师又问。“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太好了!立定跳运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起跳、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试一试呀?”“想!”同学们齐答道。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请运用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这个案例,并阐明教学指导策略运用的原则。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C   3、D   4、B   5、C   6、B   7、A    8、A    9、B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社会生活经验12.民主主义13.民办教育促进法14.斯宾塞

15.儿童权利公约16.以教师为中心17.职业生活18.范例教学

19.理解20.准备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指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22.指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3.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24.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和辅助行为两大类别。

25.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四、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简要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7分)

26.(1)错(2分)

(2)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才能和专业情意三方面的发展。(2分)

(3)专业知识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累积、重组和更新。(1分)

(4)专业才能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的掌握、娴熟及教学能力的形成、提高。(1分)

(5)专业情意的发展,即教师专业理想的树立、专业情操的养成、专业性向的调适和专业自我的建立。(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7.(1)规模迅速增长。(1分)(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2分)(3)内涵逐渐扩大。(1分)

(4)不平等严重存在。(1分)

28.(l)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素质的基本分类,素质教育承担三大基本任务。(2分)

(2)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1分)

(3)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1分)

(4)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1分)

29.(1)教学过程的实践性。(2分)

(2)教学形式的灵活性。(2分)

(3)教学主体的创造性。(1分)

30.(1)志向要远大。(1分)

(2)注意要集中。(1分)

(3)兴趣要稳定。(1分)

(4)情感要热烈。(1分)

(5)意志要坚强。(1分)

31.(1)有较高的效度。(1分)

(2)有较高的信度。(1分)

(3)有较高的代表性。(1分)

(4)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鉴别力。(1分)

(5)具有一定的可行性。(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分)

(2)同伴群体的影响。(1分)

(3)师生的交互作用。(1分)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分)

(5)社区的影响。(1分)

(6)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2分)

(7)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理,给2分。

33.(1)目标设置与满足需要相结合。(2分)

(2)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2分)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2分)

(4)教师的接受管理与参与管理相结合。(2分)

(6)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理,给2分。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3分)

34.(1)王老师利用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青蛙”事件,通过讲解与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青蛙跳跃动作与立定跳远动作的相似性,有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积极思考、努力练习,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3分)

(2)教学指导策略运用的原则是:

①启发性原则。教学指导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思考。(3分)

②因势利导原则。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状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走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3分)

③循循善诱原则。教学指导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2分)

④过程互动原则。教学指导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应遵循师生互动的原则。(2分)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