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喧哗/渲染  粗犷/框架  否决/否极泰来

B.蹉跎/滂沱  荣耀/戎马  躯壳/金蝉脱壳

C.沏茶/透彻  枸杞/绮丽  臭氧/乳臭未干

D.揣测/喘气  莅临/隶书  降临/降龙伏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膊  书籍  始作俑者  画地为牢

B.隽永  嬉戏  甘败下风  驷马难追

C.穿戴  犒劳  谈笑风生  别出心裁

D.安详  沉湎  望文生义  留芳百世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说,要了解一个人,不妨看他读什么书?说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B.泰山巍蛾雄浑,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华山壁立千仞,群峰挺秀,有“奇险”的美名。

C.许多传统诗词被改编成流行歌曲,比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天祥的《正气歌》……等。

D.司马迁曾经说过,他写《史记》的志向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师范大学派出的无人机组在南极科学        中大显身手。截至今年二月,它们航拍影像达 14000 余张。

②吉林省首家市级联合办税服务大厅——通化市国税局、通化市地税局联合建设办税服务厅日前正式        。

③其实孩子对于美、善、温暖等的感知往往是很的,但是这些感知常常被父母忽略。

A.考察 启用 敏锐

B.考察 起用 敏捷

C.考查 起用 敏锐

D.考查 启用 敏捷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仕途,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阳奉阴违,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B.这次声势浩大的自行车大游行在古巴是史无前例的,它生动地展现了古巴人民克服困难和反对霸权的坚强意志。

C.演员黄觉饰演的秦国逃兵衣衫褴褛、灰头土面,与他之前饰演的范柳原等民国时期的绅士形象泾渭分明。

D.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偏低,职业发展渠道单一,上升空间和成长模式狭窄,这些因素导致月薪上万的技工岗位无人问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更有一个秩序调整的过程,共享单车也不例外。

B.沙画是21世纪兴起的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具有独特的表演魅力,使它成为许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艺术。

C.我国民营企业中约有90%为家族式经营,其经济总量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以上。

D.教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下一条江、一条河。-运用夸张修辞,用“冒烟”“冒火”“一条江”“一条河”形容“我”极度口渴,能喝很多水。

B.人是不是就不该长大?成长就必然意味着由明到晦?当然,答案是否定的。——运用设问修辞,引起读者对“成长”这一问题的注意,并能启发思考。

C.当其他乘客都检完票了,他才合上手中的书向检票口走去,好像早到一秒,就会浪费他的宝贵时间似的。——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读书时间的珍惜。

D.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情那么自信。——运用排比修辞,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唐人造像的特点。

8.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表明创造力的培养应特别重视早期的开发,并在关键的发展阶段和衰退期要特别予以保护。

②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童年。

③然而,儿童那活泼的创造力并非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

④多数人往往在成长过程中部分地或几乎完全地丧失了生命中的创造活力。

⑤儿童时代是生命力勃发的时期,也是创造力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

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①②③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1 题。

关于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否会思考,是否有感情,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海豚和鹿也是有感情的动物。那鱼类、昆虫或植物是否有感情呢?这一问题又引起了另一个科学思考,即如何推断动物或植物具有情感体验。英国斯特林大学科学家索尼亚·雷伊-普兰尼拉斯等人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发现鱼类也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为了证明或反对人类以外的动物拥有情感和意识,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不同标准去判断。

比如,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因而认为鱼类不会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恶劣环境的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不带有任何情感因素。但是也有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认为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索尼亚团队研究发现,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表明鱼类拥有类似的功能。

此外,还有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具备明显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例如,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还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争取打赢对手;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此外,索尼亚研究团队还发观,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做出反应。这种行为已经远远不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而是心理状态的转变。

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不过在这里的触发因素是压力情绪,即对于压力的反应使得身体变得越来越热。科学家们直到最近才发现,在脊椎动物中只有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会出现“精神性发热”现象,因此它们

也拥有意识能力。在此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蟾蜍①和金鱼②没有显现出这种发热现象。而索尼亚研究团队将斑马鱼放在压力环境中进行实验(将其困在实验鱼缸中央一个非常小的渔网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鱼类是外温动物,即冷血动物,它们需要移动到一个与其身体内部生理状态相匹配的水温环境中去。因此,在经历压力状态后,它们应该会移动到较温暖的水域去。实验结果表明,在被困于渔网中15分钟后,这些被释放在实验鱼缸中自由游动的斑马鱼会游到其他不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水都被加热到不同温度。与其他未被困的斑马鱼相比,被释放的斑马鱼在温度较高的水域待的时间要长得多,表明它们的体温已升高了2~4℃,即出现了

“精神性发热”现象。

当然,这只是一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一定能够证明所有的鱼类都其有意识。但这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作为争论的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一种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了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选自文水钰《研究发现鱼类也拥有意识感情》,有删改)

【注】①蟾蜍: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②金鱼:脊椎动物中的硬骨鱼。

9.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鱼类很有可能拥有意识情感”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鱼类能对水中恶劣的环境作出反应,有简单的行为技能。

B.鱼类的大脑和哺乳动物的大脑在杏仁核和海马体的进化起源上是相同的。

C.有些鱼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有些鱼类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

D.有些鱼类在压力环境下出现了“应激性体温过高”现象。

10.关于索尼亚研究团队的斑马鱼实验,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斑马鱼实验测试鱼类在压力环境下是否因为情绪的变化而产生体温的变化。

B.实验通过把斑马鱼困在鱼缸中央极小的渔网中来触发斑马龟的压力情绪。

C.受困的斑马鱼被释放后较长时间地待在温度较高的水域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体温。

D.斑马鱼实验结果让科学家认识到了鱼类也存在“精神性发热”现象。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认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因此鱼类没有情感和意识。

B.判断鱼类拥有情感和意识的标准很多,学习能力是其中之一,许多鱼类通过学习能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

C.在大脑杏仁核和海马体受损的情况下,鱼类和哺乳动物都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这表明鱼类与哺乳动物拥有类似的大脑功能。

D.科学家们之前对脊椎动物出现“精神性发热”现象作出的结论,得到了索尼亚研究团队实验的证实。

三、本大题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如的唐诗,完成12~13题。

汴 河① 亭

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②还似景阳楼③。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的东段。隋炀帝为了东游广陵(今江苏扬州),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了名为通济渠的运河。②迷楼:官殿名。隋炀帝晚年沉迷女色,官员为他修建迷楼。③景阳:南朝陈后主所建宫名,宫中有景阳楼。隋军攻入景阳官,陈后主与宠妃躲入宫中枯井,被隋军俘虏。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隋炀帝为了东游广陵,凿渠分引昆仑山上流下的水,大修运河。

B.颔联中“百二禁兵”“三千宮女”渲染了隋炀帝东游时的浩大声势。

C.尾联由隋炀帝的“迷楼”联想到陈后主的“景阳楼”,意蕴深刻,发人深思。

D.前三联叙事写景,意境阔大,豪放雄壮,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13,请分析颈联“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中“浮”二字的妙处。(5分)

四、本大题4 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 17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曾祖敏,仕慕容垂为平原太守。太祖定中山,赐爵安固子,拜尚书左丞。卒,赠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以从征平原功,进爵为侯,位冯翊太守,赠幽州刺史。父季真,多识前言往行,位中书侍郎,卒于安远将军、巨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弊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

《尚书》三篇,不遣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

为冀州镇东府长史,以货贿事发,除名。后侍中崔光举为国子博士,仍领尚书左户部。李崇为都督北讨,引莹为长吏。坐截没军资,除名。未几,为散骑侍郎,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

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

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

(选自《魏书》,有删减)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拜尚书左丞 授予官职

B.尤好属文 归属C.帝嗟赏之 赞叹

D.坐截没军资 因犯……罪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以从征平原功”中“以”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以昼继夜

B.以货贿事发

C.乃以墨涂字观之

D.以命归之

1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祖莹嗜好读书,晚上常常在父母睡后用衣物遮蔽窗户防止光线透出,偷偷读书。

B.祖莹记忆超常,虽错拿《曲礼》,但仓促间仍一字不漏地背诵出《尚书》三篇。

C.祖莹博闻多识,能准确辨认出广平王府第挖得的“古玉印”的来历。

D.祖莹家世显赫,自己也因才能超众深受朝廷赏识,一生仕途顺利畅达。

1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4分)

(2)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4分)

五、本大题 1 小题,共6分。

18,补写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每空1分)(6分)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事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4)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本大题 3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9~21题。

醉 黄 昏

姚秦川

四季中,最喜欢的,莫过于秋天的黄昏。绚丽,神奇,色彩斑斓。观赏秋的黄昏,总觉得,最适宜的地方,当属乡村。那里的黄昏是亲切的,是自然的,也是引人入胜的。

此时,天空还尚显明亮,有几朵蘑菇云还在随意地漂浮,村子在秋日的黄昏中像外祖母的

怀抱,既温暖又使人向往。间或,有阵阵清凉的风儿,从发梢吹过,舒适惬意。远处,有牧童的歌声徐徐传来,随着风,又一股脑儿地,刮向不知名的远方。

记忆中,每天日落时分,母亲都会提上篮筐,去村旁不远处的山坡上,割着那些好像永不枯死的青草,像收割着她一生的命题。

在黄昏时分,母亲不停地往返于家和山坡间,将那些收割回来的青草,先整齐地码上几堆,然后取出菜刀,将它们剁得粉碎。最后,拌上玉米麸子放在一边。到了掌灯时分,再盛给家里的那头老黄牛吃。

很快,空阔的院子里,只有母亲手中叮叮当当的菜刀声,显得寂寥而枯燥。空气中漂浮出青草湿润的香甜味道,荡漾在院子里的每个角落。

此时,已经不再热烈的秋阳,打在母亲花白的头发上。银色的发丝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刺眼。母亲一边用右手用力地剁着青草,一边用左手撩去被汗水打湿后,垂到她额前的一缕头发。

母亲的身影被夕阳拉得细长,像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偶尔,她会不耐烦地吆喝几声跑到她跟前觅食的那只没有眼色的母鸡,老母鸡无疑一点也不害怕母亲的吆喝,反而有些耀武扬威的意思。它深知,主人是舍不得对它动粗的,因为,它每天很称职地下一颗鸡蛋,让它有了随意觅食和与人较劲儿的资本。

我会趁着天色还亮,搬出一张小板凳,席地而坐,趴在板凳上,写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写累了,我会直起身子,望一眼黄昏中的落日,再望一眼正在辛勤劳作的母亲。母亲那被岁月打磨的过早衰老面容,以及她那不再孔武有力的胳臂,在秋日的黄昏中,深深地镌刻在我脑海中。

直至多年以后,这幅画面还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

秋天的黄昏,夕阳温柔地笼罩着整个村子,也笼罩着村子外那些收获前的景象。你看,那如血的夕阳,它熏染着即将收割的万物,本来羞涩的高粱,早已被夕阳染醉了颜色。大豆则在夕阳的光顾下,更显成熟和膨胀。碧绿色的叶片宽阔厚实,饱满的豆荚则显得金黄灿烂。再看那门前不远处的那条小溪,一扫春天的骚动和夏日的张狂,就连湖中的鱼儿也显得宁静淡泊、优哉游哉。而岸边的垂柳在秋风的梳理、夕阳的映照下,带有些许的沧桑。那些即将南下的鸟儿,则在余晖里盘旋。夕阳染红了它们的翅膀,好像在向这个美丽的黄昏告别,并带有依依不舍的情怀。

不久,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中,各种脚步纷纷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当赶山汉子们的脚步声消失后,夜暮也就在汉子们的脚后跟降临。此时的田野,显得安静和悠然。看着夜幕降下,忙碌了一天的乡村,终于,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四季中,最喜欢的,莫过于秋天的黄昏”直接表达了“我”的情感。

B.“母亲的身影被夕阳拉得细长,像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表明“我”对母亲一生的无限感慨。

C.夕阳下等待收获的庄稼果实饱满、色彩绚烂,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D.鱼儿湖中悠游,垂柳岸边轻拂,鸟儿在余晖里盘旋,表现了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20.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乡村秋天黄昏的描写中穿插着对母亲日常劳动的回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B.用拟人手法描写老母鸡生动、活泼,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全文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描绘出一幅引人入胜的乡村黄昏图景。

D.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全文,从黄昏天色尚明一直写到夜幕降临,清晰有序。

21.标题中“醉”的内涵有哪些?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七、本大题 3 小题,共 75 分。

22,假设你在岭东医院做志愿者,有患者向你咨询放射检查的流程,请你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回答患者的问题。

要求:语言连贯、得体。(8分)

医生开放射检查申请单

放射科预约、登记、编号

放射科诊室等候叫名、检查

检查完后门诊患者

放射科护士站取报告单

住院患者返回病房

23,海洋技工学校学生会拟定于2017年6月12日下午4:00在学校报告演示厅举办“朗诵·主持艺术”沙龙,请你以校学生会的名义拟一份请柬,邀请校团委书记王博参加此次活动。(7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一段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视频中,一男子辱骂两女子,见女子打电话报警就抢夺她的手机,还将女子推出车门。自始至终,同车厢的乘客一直无动于衷,几位乘客还拿着手机,一会看屏幕,一会看热闹。事后,有网友对施暴者进行了人肉搜索和辱骂,有网友抨击了那些冷漠的围观者。有人说,施暴的男子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在网上采取人肉搜索和辱骂的方式去攻击他,又变成了另一种暴力。有人说,大家在网络上表现正义和热心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对被欺凌的陌生人出手相助却很难。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 8 小题。

1.【答案】A

【解析】A项,“喧(xuān)哗/渲(xuàn)染,粗犷(guāng)/框(kuàng)架,否(fǒu)决/否(pǐ)极泰来”;B项,“蹉跎(tuó)/滂沱(tuó),荣(róng)耀/戎(róng)马,躯壳(qiào)/金蝉脱壳(qiào)”;C项,“沏(qī)茶/透彻(chè),枸杞(qǐ)/绮(qī)丽,臭(chòu)氧/乳臭(xiù)未干”;D项,“揣(chuǎi)测/喘(chuǎn)气,莅(n)临/隶(Ⅱ)书,降(jiàng)临/降(xiáng)龙伏虎”。

2.【答案】C

【解析】A 项,“脉膊”应为“脉搏”;B项,“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D项,“留芳百世”应为“流芳百世”。以上两题,复习时音、形、义一体记忆才是根本,多读,尽量了解字词的构成方法乃至含义的来源。

3.【答案】B

【解析】A项,问号应为句号;C项,省略号去掉;D项,句号应当放在引号外面。考生复习时,必须熟记一些常见错句的特征,做题时才可以尽快找到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4.【答案】A

【解析】①句应用“考察”。“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②句应用“启用”。“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③句应用“敏锐”。“敏捷”多形容某人的动作或者思维等,如动作敏捷,才思敏捷;而“敏锐”一般形容感官用,比如敏锐的嗅觉、敏锐的洞察力等。考生复习时要除了注意词义本身的区别,还要特别注意在实际语境的应用习惯等。

5.【答案】C

【解析】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此处句意应当是指截然不同,没有共同之处。记成语不能生硬地照字面意思来背,要连带它的运用环境和运用习惯一起记忆。

6.【答案】A

【解析】B 项,主语是“沙画(它)”,后半句用“使它”改变了主语;C项,“超过”“以上”重复了;D项,“能否”对“取决于……渊博……精湛……”是两面对一面。

7.【答案】C

【解析】此处“好像”并没有比喻用法,而是表示猜测。近年修辞手法的考查变化不大,考生复习仍然要分清各种手法的基本特征,通过不同修辞手法间的辨析来加强记忆。

8.【答案】B

【解析】②是关键的判断句,适合放在首句,⑤是对②的阐释,不能放在首句,故应当从 A、B两项中选择;

②⑤后,③是转折,对全文观点的分析,④是对③的进一步解释,但不适合作为结论,而①“表明”对②做呼应,更适合作为结论。理顺文意的基础上关注表示连接的词语。

二、本大题 3 小题。

9.【答案】A

【解析】从第②自然段可以得知:“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此(情感和意识)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只有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恶劣环境的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说明A项说法是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的观点。

10.【答案】c

【解析】从第四自然段“鱼类是外温动物,即冷血动物,它们需要移动到一个与其身体内部生理状态相匹配的水温环境中去”得知,受困斑马鱼游动到温度较高的领域是因为之前它们出现了“精神性发热”。

11.【答案】D

【解析】第四自然段中“在此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蟾蜍和金鱼没有显现出这种发热现象。而索尼亚研究闭队将斑马鱼放在压力环境中进行实验(将其困在实验鱼缸中央一个非常小的渔网中),发观事实并非如此"。

可见实验是证伪而非“证实”。

三、本大题 2 小题。

12.【答案】D

【解析】前三联不能反映本诗的主旨,也不是情感基调所在。本诗尾联是对前面的反转,转而批判帝王荒淫亡国,这个反转又并非直接批判,而是寄托在眼前的景物——汴河亭之上,发人深思。

13.【答案】“鼓震”“旗开”都是史实,但诗人用创造性的想象,鼓声“动”星辰,旗开“浮”日月,这两个字巧用夸张,看似不合常理的妙用使帝王出游的场景描写免于俗套,带活了全句,使得全句造形生动,气象雄豪。

四、本大题 4 小题。

14.【答案】B

【解析】属,写作。此处只要将解释代人原句一分析,很容易判别错误。

15.【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以”是因为、凭借的意思。B项,是因为的意思。其余三项都解释为:把,用。

16.【答案】D

【解析】从第三自然段可以看到,祖莹“为冀州慎东府长史,以货贿事发,除名”,可见不是一生仕途顺利畅达。

17.【答案】(1)这个孩子的才能,是其他学生都比不上的,他最终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

(2)(祖莹)讲完,孝怡觉得这事太神奇了,就告诉了博士,整个学堂的人都非常惊讶。

五、本大题 1 小题。

18.【答案】(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六、本大题 3 小题。

19.【答案】D

【解析】鱼、柳、鸟这些景物,在此处写来显得宁静您闲,“一扫春天的骚动和夏日的张狂”,可见不是为了表现“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20.【答案】C

【解析】本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抒情基本没有出现。

21.【答案】“我”醉的是秋天黄昏的“自然”乡村美景,还是“亲切”的乡村风土人情,它们都是“引人人胜”的。(抓紧首段的这三个关键词进行阐述,加上自己的理解即可。)

七、本大题 3 小题。

22.【解析】语言运用题首次分值超过应用文写作,本题情景性比较强,作答时,要有虚拟的问答,根据不同的答案《是门诊或是住院患者)来继续作答,这是往年没有出现过的情况,考生要灵活应对,注意礼貌用语,在题干的流程前后加上适当的指引性语言,在“连贯、得体”的基础上做到简洁明晰即可。

示例:

您好,放射检查需要医生开放射检查中请单,然后去放射科预约、登记、编号,拿到编号后在放射科候诊室等待叫名和检查即可,检查完后如果您是门诊患者需要去到放射科护士站取报告单,如果您是住院患者返回病房即可。还有什么问题吗?

23.【解析】请束的写作特别注重格式的规范性和称谓、用语的得体。考生在平时的复习时要多写多读,避免出现文白混乱甚至谦敬辞张冠李戴的现象。

示例:邀 请函

尊敬的校团委书记王博:

学生会拟定于2017年6月12日下午4:00在学校报告演示厅举办“朗诵·主持艺术”沙龙,敬请您出席参加本次沙龙活动!

此致

敬礼!

海洋技工学校学生会

2017 年 6 月 9 日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