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首次提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斯宾塞

2、、把“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学校教育内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教育特点(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  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  主导作用   B  决定作用  C  不起主导作用   D  起基础作用

5、“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      )

A  春秋  孔子  《论语》         B  战国  乐正克  《学记》

C  唐朝  孔颖达  《五经正义》   D  宋朝  朱熹  《朱子全书·论学》

6、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复式教学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  课外辅导

8、教师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道德叙事法  D  道德讨论法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      )

A  基本要求  B  本质要求  C  内在要求  D  专业发展要求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

A  1986年4月2日               B  2000年4月4日

C  2006年6月29日              D  2008年6月29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A  遗传  B  环境  C  学校教育  D  个体主观能动性  E  机遇

2、教育的属性包括(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  阶级性  E  相对独立性

3、以下教育家主张“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的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福禄贝尔  D  裴斯泰洛齐  E  赫尔巴特

4、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      )

A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B  科学的育人观  C  正确的学生观 D  现代的教学观  E  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5、课程计划的制定最终取决于(      )

A  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  B  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

D  学生年龄特点       E  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6、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

A   引发学习动机  B  感知和理解课程内容  C  巩固知识和技能课  

D  应用知识和技能  E  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

7、“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      )

A  教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B  创设问题情境  C  学生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设D  反复试误,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E  得出结论

8、广义的德育概念包括(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道德教育  D  法制教育  E  理想教育

9、新时期教育需要班主任提出的能力要求包括(      )

A  教育教学能力  B  班级管理能力  C  自我调节能力  D  道德反思能力  E  精神关怀能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

A  生存权  B  发展权  C  受保护权  D  参与权  E  受教育权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的教育家是             。

2、教育的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适合人类同时出现的,只有人才能经营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

3、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发展和                。

4、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5、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                  。

6、我国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和开拓精神被提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

7、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8、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9、班级的非正式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亲社会型、反社会型。

10、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

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新理念是什么?

3、应当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辨证统一。

六、案例: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某中学教师脾气较为暴躁,平时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

请你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相关知识评价案例中这位教师的做法。

2、阅读下面案例请你运用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中教师的行为。

在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主动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C  6、D  7、B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BCD  4、ABCDE  5、ABD  6、BCDE  7、 ABCDE  8、ABC  9、ABDE  10、ABCDE

三、填空题:

1、、赫尔巴特  2、劳动(或社会)  3、心理发展  4、素质教育  5、热爱学生  6、创新意识  7、参观法  8、德育目标  9、自娱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四、简答题:

1、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第三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第四,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第五,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2、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3、优点:

第一,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学生成为一个集体,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

第二,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第三,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减轻学生的疲劳,符合学生的大脑活动规律和用脑卫生。

4、教育教学权   

学术研究权

学生管理权

报酬待遇权

参与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

五、论述题:

1、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众多,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第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第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第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2、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学习内容、途径、方法的指导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责决定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六、案例:

1、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更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围绕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回答即可。)

2、指出具体违反的教学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正确方法,言之有理即可。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