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首先提出普及义务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洛克

2、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      )

A   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 社区教育     D 思想道德教育

3、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     )

A  《孟子尽心上》  B《大学》         C 《论语》      D 《学记》

4、教学中“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      )

A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 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5、(      )是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A  教育目的         B 课程目标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6、认为“教育就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和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没有任何目的”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卢梭           C 孔德            D杜威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  示范化           B 专业化        C 多样化         D 合理化

8、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班级授课        B 特普朗制       C 道尔顿制        D 开放教学

9、义务教育的对象是 (   )     

A 适龄少年                          B 适龄青年

C 适龄儿童和少年                    D 适龄少年和青年

10、《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   )  

A 发展教育事业                       B 提高全民族素质

C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教育的(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复杂性     E  艰巨性

2、制定教育目的依据有(    )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教育理想   E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A 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E 互补性

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功能     

A  导向       B调控        C宣传       D评价        E 激励

5、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有(      )

A   赫尔巴特     B  福禄贝尔    C 卢梭      D 孔德     E裴斯泰洛齐

6、我国中小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

A   个别指导     B 开放教学    C 现场教学  D 小队教学   E 复式教学

7、当代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指(        )

A  协作性     B 自主性        C 多样性    D 创造性     E 能动性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的是(       )

A  爱国主义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劳动教育          E 理想教育

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

A  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  德育与体育的矛盾                D 德育与美誉的矛盾

E  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0、《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可分为(   )    

A  宪法依据  B  客观依据   C  政策依据    D  理论依据   E  事实依据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

2、是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

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4、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6、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7、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8、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言行一致的品格,这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9、关心、理解、和信任是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内容。

10、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3、简要回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怎样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2、如何理解启发性教学原则?

六、案例: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以下是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札记,请对老师的教学做出评价。

师:“同学们好!最近,我们学习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请说一说分式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和注意问题。”

同学甲:“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相同,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同学乙:“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一定要进行验根。”

师:“很好!下面哪两位同学自愿上黑板完成P94的第6题?”

常宇(化名)同学做第一小题,刘伟(化名)做第二小题。

其他同学在课下作业本上完成。

老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在订正答案时,有同学说,常宇同学在移项时没变号,我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批评道:“老师讲过多少遍移项要变号,你就是……。”

我感觉到这位同学想要说什么,但考虑到教学进度,我没有再让该同学发言,而是按课前准备好的授课计划,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间休息时,常宇跟我来到七年级办公室,常宇同学说:“老师你看我这样想对不对?我当时没有用移项法则,用的是已知一个加数与两个加数的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用减法。”

“……行!行!都怨老师一时糊涂,没有认真考虑你的解法,还批评了你,真的对不起!”

“没关系!”常宇微笑着跑回了教室。

此时,我感觉到我的脸在发烧…

2、下例中的教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D  7、C  8、C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ABCDE  4、ABE  5、BCE  6、AC  7、BDE

8、ABCDE  9、AE  10、ABC

三、填空题:

1、动作技能  2、课程文化  3、弗洛伊德 4、美育(审美教育)  5、多样化

6、课程计划  7、复式教学  8、知行统一  9、尊重  10、爱岗敬业

四、简答题:

1、(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机会、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的指导的活动哦

    (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3)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4)现代学校个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5)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2、第一,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第二,做勤奋的学习者。

     第三,做有效的研究者。

     第四,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

3、第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第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第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第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第五,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4、“爱岗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式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具体表现在:

  (1)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2)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3)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4)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展开论述)

(2)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展开论述)

(3)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展开论述)

2、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和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我国古代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核心所在。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产婆术”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在现代社会,无论东西方,启发性教学原则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创造才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2)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 发扬教学民主

 以上三点在答题过程中要适当展开论述。

六、案例

1、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教师应学会宽容,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宽松的教学气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课堂。(分析得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2、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说服教育法。(指出具体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并做简要的说明即可。)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