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

A.教育制度

B.教育理念

C.教育机构

D.教育政策

2.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以致用的名言是由谁提出的(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3. 对19世纪以后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4. 下列哪一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

A.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起决定作用

B.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D.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随之出现的新变化应该是( )

A.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教育的结构

C.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的政策

6. 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主要是考虑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7. 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8. 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9. 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课程,都属于(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活动型课程

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教科书编制的要求( )

A.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关系

B.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浓度

C.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

D.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建议

11.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模式

C.CIPP模式

D.对于模式

12.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提问质疑是贯彻了哪条教学原则?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两个维度目标的交叉,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指( )

A.教学内容目标.心理操作和发展目标

B.教学方法目标,心理操作和发展目标

C.教学手段目标,心理操作和发展目标

D.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方法和发展目标

14.下列哪四个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的含义( )

A.知、情、信、行

B.知、情、意、行

C.知、情、体验、行

D.知、信、意、行

15.德育的认知模式在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它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

A.瑞士学者皮亚杰

B.英国教育家彼德•麦克费尔

C.美国的班杜拉

D.美国学者科尔伯格

16.17世纪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证,奠定班级组织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17.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相结合

18.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择班级干部的做法,目的是为了( )

A.把班集体作为教师权威和意志的再现

B.确保班级教与学不受干扰

C.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D.确保教师对班级预先期望能达到

19.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堂目标

2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21.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__________。

22.人力资本理论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__________。

23.学校文化的缩影是__________。

24.学校教育具有__________的特殊功能。

2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7.教师教育专业素养除了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28.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__________,二是设施文化。

2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__。

3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术性课程和__________课程。

31.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__________、灵活性。

32.教学除了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等,还关注学生__________。

33.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34.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__________。

35.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二是受教育者__________;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36.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__________,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37.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38.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如果学生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能从集体生活中获得知识、友谊,并努力使自己成为集体中有所奉献的一员,这说明学生已形成了__________。

39.班级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

4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特性: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42.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4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4.教师上课应符合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6.以前学校评先进,选“三好生”,总是依据教师的标准,主要靠教师去发现大家的优点,这样不免会有遗漏。一位教师决定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制定标准,自己选择荣誉称号,具体做法是每人在纸上按“最希望得到”、 “希望得到”、 “认为自己能得到”3个层次各写一个荣誉称号,在每个称号旁注明获得这个称号的标准,这个称号标

准不少于3条。教师说,在新学期中,只要每位同学刻苦努力,达到自己定下的标准,期末肯定会得到奖励。

根据以上实例,请结合班级管理理论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位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的方法,符合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机制? (分析时要求理论联系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A 3. B 4. A 5. B 6. C 7. C 8. B 9. B

10. D 11. A 12. B 13. A 14. B 15. A、 16. C 17. B 18. C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教育观念

22.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23.校园文化

24.加速个体发展

2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6.社会实践

27.研究能力

28.环境文化

29.精神文化

30.实践性

31.发展性

32.个性发展

33.教学

34.家庭德育

35.身心发展特征

36.个体和群体

37.实现教育目标

38.群体意识

39.班风

40.基础性

三、简答题

41.(1)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2.(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精通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相关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

43.(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4.(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45.(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四、论述题

46.(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学生的奖励或惩罚与分数挂钩,学生听从教师.教师以权威控制学生。

②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低。

(2)实例分析: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的方法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使班级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