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    】

A.课堂教学   

B.因材施教

C.学与教      

D.个体差异

2.如果将来成为一名教师,你的中心角色应该是    【    】

A.教员   

B.榜样

C.课堂管理者

D.学者

3.将情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这五个程序的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   

B.柯拉斯沃

C.齐卜勒   

D.加涅

4.小叶常常跟玩具、小草等说话,她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小叶现在应该  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    【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5.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的阶段是    【    】

A.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B.社会契约方法定向

C.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   

D.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6.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金纳   

B.班杜拉

C.马斯洛   

D.罗杰斯

7.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桑代克   

B.奥苏贝尔

C.布鲁纳   

D.罗杰斯

8.以下哪种现象反映的是经典条件反射?    【    】

A.杯弓蛇影   

B.鹦鹉学舌

C.四面楚歌

D.望梅止渴

9.当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不稳定、不清晰时,为增强其稳定性和清晰性,教师应该采用的策略是    【  】

A.比较性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过度学习新知识   

D.记忆术

10.“举一反三”不能说明下列哪种迁移?    【    】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水平迁移

11.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的心理机制是当新的意义出现后,还在继续进行    【    】

A.顺应   

B.同化

C.转换

D.更新

12.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即是知识的  【    】

A.理解   

B.掌握

C.巩固   

D.保持

13.很多粉丝对自己的偶像十分崇拜,有时甚至幻想自己就是偶像,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

A.移置   

B.回归

C.投射   

D.认同

14.美国心理学家帕奇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  【    】

A.相互影响   

B.自我意识影响学习成绩

C.学习成绩影响自我意识   

D.互不影响

15.小明学习中表现出注意涣散,感知、思维迟缓,反应降低,情绪烦躁、忧虑。根据这些情况,可以推断小明出现了    【    】

A.神经疲劳   

B.心理疲劳

C.过度疲劳   

D.学习焦虑

16.小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动机是    【    】

A.内在动机   

B.外来动机

C.直接动机   

D.交往动机

17.如果家长和老师有更多的鼓励,小明.学习就会更努力,我们可以推断他的认知风格是    【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省型

18.大学里通常是数学系男生多,外语系女生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大脑结构的差异   

B.性别角色的差异

C.遗传的差异   

D.智力的差异

19.学习者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的活动是    【    】

A.角色扮演   

B.面授

C.个案研究   

D.个别化教学

20.为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在同龄人当中的相对位置,最好使用【    】

A.比率智商   

B.离差智商

C.心理年龄   

D.智力年龄

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师的发展应体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向。

22.桑代克提出T--条基本的学习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3.记忆术并不特别神秘,它是通过___________化___________化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

24.发散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独特性的特征。

25.学生学习中的注意状态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状态。

26.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组合律三个规律。

27.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而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

28.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系统性、___________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

29.学习目标

30.同化

31.有意义学习

32.认知结构

33.遗忘曲线

四、简答题

34.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跟学生建立师生关系应遵循哪些心理学原则?

35.如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

36.教育目标有哪些心理功能?

五、论述题

39.论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40.请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A】解析: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教师,你的中心角色应该是教员。

3.【B】解析:将情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这五个程序的心理学家是柯拉斯沃。

4.【B】解析:皮亚杰的思维准备阶段的特征有:万物皆有生命,常与玩具交谈。小叶常常跟玩具、小草等说话,她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小叶现在应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思维准备阶段。

5.【A】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的阶段是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6。【D】解析: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学家是罗杰斯。

7.【A】解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8.【D】解析:望梅止渴现象反映的是经典条件反射。

9.【A】解析:当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不稳定、不清晰时,为增强其稳定性和清晰性,教师应该采用的策略是比较性组织者。

10.【C】解析:“举一反三”不能说明的迁移是特殊迁移。

11.【B】解析: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的心理机制是当新的意义出现后,还在继续进行同化。

12.【C】解析: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即是知识的巩固。

13.【D】解析:认同是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很多粉丝对自己的偶像十分崇拜,有时甚至幻想自己就是偶像。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认同。

14.【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奇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

15.【B】解析:心理疲劳的表现有:注意涣散,感知、思维迟缓,反应降低,情绪烦躁、忧虑。

16.【B】解析:小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动机是外来动机。

17.【A】解析:如果家长和老师有更多的鼓励,小明.学习就会更努力,我们可以推断他的认知风格是场依存性。

18.【B】解析:大学里通常是数学系男生多,外语系女生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性别角色的差异。

19.【D】解析:学习者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的活动是个别化教学。

20.【B】解析:为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在同龄人当中的相对位置,最好使用离差智商。

二、填空题

21.专业化、人性。

22.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3.表象化、结构化、组块化。(任选两个)24.流畅性、变通性。

25.指向、集中。

26.差异律、活动律。

27.因材施教。

28.具体性。

三、名词解释题

29.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30.同化:是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一体化的过程。

31.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32.认知结构:是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33.遗忘曲线:遗忘和保持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保持过程或保持曲线中也反映出遗忘过程或遗忘曲线。

四、简答题

34.答:跟学生建立师生关系应遵循的心理学原则。

(1)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

(2)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

(3)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35.答:(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

(3)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36.答: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1)教学目标具有启动功能。(2)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3)教学目标具有激励功能。(4)教学目标具有聚合功能。

37.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 (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38.答:基本原则有二:一是端正学习动机(包括应试动机);二是控制能增强兴奋度的各种刺激。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做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做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

第三、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五、论述题

39.论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一)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把特定反应与特定刺激联系起来的过程。

(二)儿童心理发展以信息的处理和储存系统为基础,这一系统能对代表客观事物的抽象符号作出反应。

(三)重视学习过程:重要的不在于铭记多少事实,而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

(四)强调形成学习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五)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六)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七)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八)强调信息提取。

(九)提倡发现学习。

40.答:(一)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首先应突出重点,以若干能够基本起到组织作用的材料为核心;其次,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便于理解,在编写教材或组织呈现教学内容时,应尽量以浅近的文字或符号强调教材或方法的要点。教材的编写与提示应针对主要概念而叙述,要注意避免过分冗长而失落要义。

最后,还应尽量将内容和要求相似的教学单元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排列。

(二)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概括化水平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理解与熟练所学习内容同等重要。

(三)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课外活动应尽量与课内学习配合,课内学习要有充分应用于课外的机会。

(四)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不仅要重视内容,而且应讲求如何学习教材。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也影响迁移。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