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区别是(  ) 

A.两者是对等的感念

B.两者可以相互代替和取代

C.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下位概念

D.教学方法是由若干的教学方式构成的,同一教学方法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 

2、关于班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学校班和级的总称

B.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

C.仅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D.具有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矫正学生行为等功能 

3、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这个时期称为(  ) 

A.过度学习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4、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中。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5、教师通过采用讨论、试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的结课是(  )

A.归纳结课

B.拓展延伸结课

C.比较结课

D.活动结课

6、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  ) 

A.热爱学生

B.热爱事业

C.热爱家庭

D.热爱社会

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8、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 

A.德育活动

B.劳动技术教育

C.课外活动

D.额外教育 

9、密切联系各科任课老师,及时反映同学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是(  )的职责。 

A.班长

B.副班长

C.学习委员

D.宣传委员 

10、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这种评价叫做(  ) 

A.绝对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11、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性想象

B.创造性思维

C.智力技能

D.智慧水平

12、微格教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  )。

A.特罗特

B.德瓦特•爱伦 

C.莫利

D.拉萨尔

13、 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  ) 

A.《中小学德育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   )

A.制度

B.结构

C.任务 

15、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  ) 

A.目视法

B.扫视法

C.巡视法

D.提问法

16、实质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  ) 

A.理论知识

B.实用知识

C.数学知识

D.逻辑知识

17、教育法规的基础和灵魂是指(  ) 

A.教育计划

B.教育发展

C.教育政策

D.教育惩罚

1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9、下列不属于教师常用文体写作的是(  ) 

A.教案

B.听课笔记

C.教学笔记

D.操行评语

20、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管理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手段有(  ) 

A.信息的传递

B.管理者的控制

C.管理者的激励

D.情感的交流

22、学生管理的特点有(  )和沟通性。 

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23、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  ) 

A.思想品德素质

B.知识和能力素质

C.身体心理素质

D.较高的综合素质

24、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应具备的因素有(  ) 

A.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B.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C.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25、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26、教育法律规范按照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  ) 

A.任意性规范

B.制裁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27、班级管理的特点有(  ) 

A.目的的教育性

B.内容的广泛性

C.对象的不成熟性

D.对象的不稳定性

28、 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具体包括(  ) 

A.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

B.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C.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29、学习策略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特定性原则

B.生成性原则

C.有效的监控

D.内化性原则

30、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是(  )

A.通览教材.全面理解

B.精读教材,深层领会

C.精细加工,再创教材

D.精研教材,创新加工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31、教育政策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比教育法规更广。(  )

32、低智商的人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 

33、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

34、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不会随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

35、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  )

36、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

37、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  )

38、学生管理目标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集中反映。(  )

39、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

40、为了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

41、所谓教育法律事件,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能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但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的发生。(  )

42、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因此备课在上课前就全部完成了。(  )

43、《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44、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老子。(  )

45、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  )

46、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教材是核心环节。(  )

47、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48、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内容。(  )

49、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鉴别功能。(  )

50、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

51、优秀的教案不需要考虑板书设计。(  )

52、定势对迁移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

5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54、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55、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56、如何理解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57、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58、简述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59、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60、简述学习动机的有关理论。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61、李某的女儿小玲l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出来打工赚钱,于是将小玲送到广东东莞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和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绝说明去向,有时还恶语相加:“孩子读不读书是我们家里的事,关你什么屁事!” 

请运用《义务教育法》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6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学教师范某某在网上发帖详细叙述了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从此得名“范跑跑”。有人认为;范某某身为一名教师,紧急关头应先保护学生,才能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并形容他为汶川地震中“最无耻的教师”。但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对他过于苛求,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遇到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而且范某某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所作所想,至少说明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勇于直面自己的人。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你对此有何看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63、联系实际,论述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法。

64、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