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  )是教师观察、发现和指导儿童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的活动。

A.餐饮活动

B.生活活动

C.盥洗活动

D.整理活动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幼儿生活活动的作用。

【名师详解】生活活动是教师观察、发现和指导儿童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的活动,教师应抓住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第2题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

第3题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第4题 是否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教师是否尊重幼儿;幼儿是否有安全感属于(  )。

A.内容评价

B.目标评价

C.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D.环境和材料设备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幼儿评价方法。

【名师详解】环境和材料设备的评价包括评价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创设和选择。

第5题 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表现了听觉,就会去找妈妈与视觉有关。

第6题 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A.1岁以前

B.1.5~3岁

C.3~4.5岁

D.4.5~6岁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1.5~2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第7题 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  )。

A.精神环境

B.室内环境

C.户外环境

D.心理环境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游戏环境的含义。

【名师详解】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第8题 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  )。

A.电话联系

B.家长学校

C.咨询活动

D.家长委员会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家园联系的方式。

【名师详解】电话联系是最快捷、最灵活的联系方式。

第9题 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10题 儿童语音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

A.环境

B.遗传素质

C.语音模仿

D.语音强化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环境是儿童语音形成的现实条件。

第11题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第12题 幼儿认为月亮在跟他走,只要他不走,月亮也就不走了。这种现象反映了儿童(  )的心理特点。

A.泛灵化

B.自我中心

C.思维不可逆性

D.思维的刻板性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名师详解】幼儿这一行为的原因在于幼儿站在自己经验的中心,参照自己去理解事物,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反映出其自我中心的特点。

第13题 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

第14题 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第15题 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幼儿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  )。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经常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有攻击性行为。

第16题 下列各项表述,(  )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表现的是幼儿的言语能力,不能说明语音意识的产生。

第17题 心理自我是在(  )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暂无系统解析,你可以为此题提供解析,或者查看公务员考试在线教师招考网网友提供的解析。

第18题 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新生儿喜欢听人说话,尤其喜欢听自己母亲的声音,他们还喜欢听高调的声音。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第19题 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活动是对漂亮玩具的指向和集中,因此,心理现象为注意。

第20题 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第21题 什么叫发展适宜性原则?如何具体体现这一原则?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 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2)从年龄的一般特征来看,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是存在明显 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发展环境。比如: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器具;开展有层次的游戏。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为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另外,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和谐的,并且是安全的和多样的。

第22题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1)具体形象性。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   (2)具有了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中班幼儿能逐渐认识事物的属性,开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维。但是,他们掌握的概念,往往只与具体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与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感知具体情景密切联系,还不能反映该类对象的一般特征。

第23题 简要说明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如下: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   (2)发音错误的集中点:辅音、发音方式。   (3)发音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原因是:①生理原因,生理上不成熟,不能恰当支配发音器官,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和方法;②语言环境,主要是方言的使用。

第24题 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第25题 论述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 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想象与幼儿的认知活动。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第一,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第二,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依靠记忆,想象依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象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序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忆。第三,幼儿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  (2)想象与幼儿的情绪活动。第一,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活动常常是由想象而引发的。第二,情绪影响想象。幼儿的想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情绪和愿望。   (3)想象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象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  (4)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想象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象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第26题 联系实际谈谈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3—4岁处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范围扩大。幼儿3岁以后,开始进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最大的影响是: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老师、更多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3~4岁幼儿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想好了再做。3~4岁的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他们的注意也与动作联系在一起。   (3)情绪作用大。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常常为小事哭起来。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人感染。   (4)爱模仿。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第27题   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老师很喜欢他。可令老师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老师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的老师为此感到非常苦恼。

试问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老师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通过上述案例说明:

(1)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对的。

(2)幼儿初期的思维还带有较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直接感知和行动,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很差。小明正处于幼儿初期,他的行为正好符合这一特征,因而是正常的。小明的老师不了解幼儿初期思维的这一特点,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小明是很难达到的。(3)对小明老师的教育建议:①依据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幼儿初期思维发展的特征;②创设情境,丰富玩具和提供实际操作机会;③循序渐进提出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④抓住合理时机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设计题(17分)

第28题 围绕蔬菜营养多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2.了解各种蔬菜的食用部位,尝试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3.知道多吃蔬菜身体好。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食物若干、挂图、卡片若干、磁带、录音机、胡萝卜雕刻印章、橡皮泥、泥工板、白纸若干、剪刀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请出“蔬菜宝宝”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的蔬菜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让我们来瞧一瞧它们到底是谁。”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吗?你喜欢哪一种蔬菜?为什么?喜欢吃哪一部位?为什么喜欢吃? 3.出示一副植物生长图(马铃薯),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教师小结:不同的植物我们吃它们身体的不同部分,植物身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多帮助的。

(二)猜谜语,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白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载,切开白漆桶,清甜可口好小菜。(白萝卜) 提问: (1)说一说白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 (2)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 (3)(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胡萝卜)

教师小结:因为白萝卜的营养可丰富了,可以凉拌吃,可以炒菜,可以煮着吃,吃了还可以使皮肤白净,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2.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 提问: (1)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果实) (2)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西红柿、茄子、辣椒)

教师小结:黄瓜是绿色的,形状弯弯的,味道香甜,可以生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吃了可以降火,还可以解渴,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3.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蔬菜?(白菜)教师说说白菜的样子。 提问: (1)请小朋友想想,我们吃的是白菜的哪一部分?你们知道吗?(叶) (2)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啊?(青菜、菠菜)

教师小结:因为白菜的叶和茎是连在一起的,它的茎和叶都可以吃,所以平时我们吃的白菜都是把叶和茎煮了一起吃。

4.这是什么?(土豆)教师介绍土豆:发芽的土豆含有毒素,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它是长在土里的。提问: (1)我们吃土豆的哪一部分?(茎) (2)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茎啊?(洋葱、芹菜)

(三)考考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好多蔬菜卡片,请小朋友们帮助蔬菜分类,把吃的部分相同的蔬菜归一类,比如白萝卜吃它的根,那就在卡片中找找和它一样是吃“根”部分的蔬菜归类到这组。 教师小结:蔬菜营养丰富,各种颜色的蔬菜都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四)游戏 请个别幼儿表演,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卡片,让幼儿根据蔬菜的体征找朋友,看看自己手上的蔬菜卡片是吃它的哪个部分的,然后听音乐找朋友,并能自由地夸张地表现可爱的蔬菜在跳舞。

(五)品尝蔬菜 教师出示用西红柿、黄瓜、胡萝b、土豆做的各种沙拉,请幼儿品尝,让幼儿边品尝边讲讲口感如何,逐步意识到多吃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己做到不挑食,使身体长得更棒。

(六)分组美工创作 1.画蔬菜; 2.泥工蔬菜; 3.给蔬菜涂色; 4.剪贴蔬菜(分类); 5.蔬菜拼图。 活动结束展示作品 延伸活动 下次的活动中我们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